close

IMG_2652

上圖為大英博物館科學週的活動概況

每年的三月在英國的各大博物館都會舉辦一個禮拜的科學活動,也就是Science Week。這個活動主要是讓大眾對文物保存、修復、研究有更多的認識。我一直都沒有很關注這個活動,一直到今年在British Museum的Facebook網頁看到一段進入博物館實驗室的影片,才知曉原來英國博物館會舉辦相關活動讓大眾對他們的研究與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看到的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britishmuseum/videos/10155127465829723/ 

以大英博物館為例,在三月的其中一個禮拜天科學家從地底下的實驗室跑到了人間(其中一個科學家這樣跟我形容),在大英博物館的大殿向大眾解釋他們平常的工作,有的還搬儀器來操作給你看,或是有影像、圖表介紹,從下圖今年三月我參加的活動攤位分布圖可以有跟多的了解:

FullSizeRender  

其中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有其中幾個攤位:

有一位專門負責文物保存的人員,她展示各種會威脅到文物安全的生物(有生有死),解釋說哪種生物對哪一種材料有威脅,然後她們如何應對,大部分是昆蟲,有很多長的很相似,但完全是不同種類,她還用顯微鏡給我看這些相似昆蟲的微小差異。看著一堆一堆的昆蟲塞在玻璃盒子裡的感覺還挺怪異的

有一個物理學家他說他有一個儀器可以看見物件內部的情形,特別是針對脆弱易損壞的文物,例如木乃伊,不想輕易打開外面包裹的布料,因為這樣不僅會傷害文物,更要冒著拆了就回不去的風險,透過這個超強的儀器,完全可以看到一層層部下面的狀況,甚至可以剖開骨骼,去看到骨骼的切面。他另外有展示他同事在一個包裹裡面塞滿東西,在他不知道內部的情況透過這個儀器去看,發現裡面是一個布滿文字的青銅桶子,接著他可以在選擇把桶子從電腦畫面上移掉,看到裡面裝滿著泥沙,再把泥沙也刪掉之後,更可以看到釘子等物件(記憶模糊 )

另外一個很強的儀器是可以將物件放大到超級無敵大(忘記數字是多少了),甚至可以從電腦上選擇你要的區塊去看他的密度、長度、寬度等等(我不是專家,不太清楚真正的術語)。這個我有問她可不可以拍照,所以拍了幾張。

IMG_2660

從畫面可以看到她選擇放大的部分文物,而且非常精細,可以看到各個面向。

IMG_2659  

 

還有很多很多,我自己被這些地底下科學家的研究和研究工具給驚嘆到了,甚至激起我想往這方面發展,不過想一想我大概也沒辦法一個人每天坐在辦公室裡面對儀器和數據,我大概會瘋掉,想想還是算了。

也因為去了那次的活動我意外得知大英博物館有舉辦"Behind the Scene Tour",可以深入研究人員的實驗室實際看他們如何操作儀器、如何做研究、研究些什麼。這是超級超級無敵好的機會,我當然義不容辭馬上報名。這個導覽應該會是一個月舉辦一次,要事先報名,名額有限。

這是我在科學週拿到的導覽簡介:

IMG_4075  

 

在昨天終於參加了第一個導覽,導覽志工在服務台接我們,發給我們每個人訪客參觀證,就是長下面這樣:

IMG_4077  

接著並稍微介紹大英博物館的建築歷史,之後深入到他們的研究工作室,並講解辦公大樓的建造歷史,因為這是新的建築,而且是硬生生蓋在舊有建築的中間,但卻非常相容,而且比起圍繞的舊建築,這個新建築真的看起來超高級及科技化的,並採用玻璃帷幕(?我不確定用詞對不對),讓光線得以照進辦公室,甚至到地下室。後來仔細聽導覽人員介紹,得知建築團隊是和巴黎的龐畢度中心同一個建築團隊,難怪有點相似。在六樓辦公室介紹完建築之後,我們就搭著超級無敵大而且飛快的電梯深入到地下室,也就是部分文物的研究室,並分成三個小組到三個單位去看三種不同的研究方式。

雖然在科學週聽科學家講解已經覺得頗有滋味,但實際看到真實的儀器,以及操作方式,對科學研究會有更完整的認識,特別是看到他們實際的辦公環境,有一種知識直接曝露在你面前很難一下子接受的感覺(怎麼好像看到自己偶像的感覺)。另外,因為裡面不能拍照,我只能很快地抄寫下各個辦公室以及試著寫出儀器(名字太長太難,可能有錯誤)

第一個是在做陶瓷研究的科學家,她有兩台不一樣但都超級大台的儀器,一個是研究方式為Minero-petrographic analysis的儀器,有類似顯微鏡功能,可以放大到800,000倍來看組成物,另一個是可以算出文物的化學組成的儀器(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ry, SEM-EDX),像是組成物的種類以及數量比例。

第二個是利用具有輻射的儀器(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同樣看文物內部,可以推測文物內部組成物的成分以及所占比例,透過這些數據可以推測文物的材質,並進一步推測這些材料的來源,對理解當時的材料取得,甚至貿易很有幫助。

第三個就是我前面有講到看木乃伊和青銅桶子的,真的站在裝著這有兩層樓高的儀器的研究室感受還真的很不一樣,科學家解釋說這與在醫院看到照病人骨骼的儀器類似,只是文物會被轉動,病人不會被這樣轉來轉去,也實際操作給大家看。

這個導覽真的超級有趣,對文物研究或是科學研究有興趣的人,有機會的話一定要報名參加。最後的結論是文物的科學研究真的是超有趣,可是每個科學家自己在一間辦公室,面對冷冰冰的儀器,要是沒有對每天盯著螢幕,看著文物被放大到數百萬倍的模樣,且研究一堆數據,還是很難勝任這種工作。我還是比較喜歡看文物美美的外表,然後用他們研究出來的數據來看這些文物自己的歷史。

 

 

arrow
arrow

    莉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