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2652(圖為之前大英博物館科學週的圖片)

我今天又參與了大英博物館的研究室導覽(Behind the Scenes Tour),如果有看過我之前文章的人對這個活動應該也不陌生。大英博物館每個月都會舉辦一次進到研究室的導覽,每次的主題都不大相同,我上次參與的是科學研究,這次則是以陶瓷、金屬器文物修復(Ceramic, glass, metals conservation,雖然導覽名稱有提到玻璃器,不過這次只有看到陶瓷和金屬器文物修復)為主的導覽

 

和上次相同於集合時間在服務台集合,導覽志工會先對大英博物館的建築做簡單的介紹,接著帶到研究大樓的六樓用PPT介紹新研究大樓以及新的文物修復室(請參閱 大英博物館的科學週(Zoom in: a Closer Look at Science)、研究室導覽(Behind the Scene Tour)),之後才是重頭戲到研究室裡看研究員工作

上次的科學研究導覽是在地下一樓,這次陶瓷、金屬器文物修復導覽則是在充滿陽光的六樓,工作氛圍完全不一樣,上次由於是在地下一樓,雖然建築設計合宜,陽光得以照射進來,但不如在最高層樓直接感受到溫暖的陽光還好。上次科學研究的研究室因為許多大型精密儀器不允許陽光照射,因而被安插在地下室,而且研究員自己和相關機器用一個研究室,並從儀器得到的數據來做分析工作;這次的陶瓷、玻璃、金屬器修復則是大家一起共用一層樓,每個人在自己的工作桌,徵對小型物件做文物修復的動作。雖然沒有很強大的儀器,但是應該比較不會有社交問題

 

這次導覽分成陶瓷A、陶瓷B、金屬器A和金屬器B,大家一同被帶到各組聽文物修復師講解他們如何修復這類文物。

陶瓷A的文物修復師拿了數件位於金伊拉克的烏爾(Ur)的寫字板(Tablet)給我們看,這些長方形或正方形物件上面刻滿密密麻麻地目前人類最早的文字,但也不敵時間和環境的侵害或侵蝕,文物修復師告訴我們他們徵對這樣的侵害會如何處理,而至於要清理到什麼地步,則是由該研究單位的研究專員(Curator)決定。curator大多不希望完全清理,畢竟這樣也會損及文物本身,只要清理到他們可以閱讀文字即可。文物修復師也提到說大英博物館就有十萬多相關的tablets,所以其實很多不是為了展覽,而是給專家來研究,許多外面的研究專家來到博物館申請研究某些物件,這些研究專家也會對這些物件給予建議,像是其中有兩件寫字板被一位專家說可以拼起來一同閱讀,其實原為同一件物品。這部分我自己覺得滿有趣的,外界的研究員得以到大英博物館來做研究,大家沒有分別地一同對某個文物或議題進行研究,我覺得這種資源共享對研究及教育都有頗大的貢獻,我個人也認為文化、文物屬於全人類所有,不該由某個國家或單位獨享,所以滿推崇這種作法

 

陶瓷B則是展示中國、伊朗、希臘陶瓷給我們看,告訴我們這些物件曾經那些地方有修復過,其中一件比較有趣的是十三世紀的伊朗陶瓷,正面有漂亮的人物裝飾,但是背面卻藏有玄機,如果仔細看會發現背面的陶瓷是由來自兩件不同的陶瓷碎片拼湊起來的,有可能是之前修復時的失誤,也有可能有別的原因。

 

金屬器A則是展示中古時期的基督教物件,第一個是十六世紀琺瑯鑲嵌物件,上面有基督誕生、東方三博士的圖像等等,透過X-ray照射之後會發現某些藍色區塊呈現不同的顏色,而這種藍色顏料的組成物和十六世季的藍色顏料組成物不同,反而是現代的顏料,也發現出某些部分為後來修復加上的。另外一件則是一個十四世紀的十字架,上面貼上掛在十字架上的基督人像,十字架正面則是以三個Evangelist(這個我不確定怎麼翻,好像有四個福音書作者,通常在教堂裝飾上會出現,以天使Matthew、獅子 Mark、鷹 John和牛Luke出現)做裝飾,背面有聖母、聖約翰,這顯示出很大的錯誤,因為聖母應為正面,而Evangelists有四個,不應該只有三個出現而已,後來從顏料推測出是之前修復師的出錯導致的錯誤修復。

 

金屬器B則是看一柄被十九世紀銅錢裝飾的中國劍,這把劍過去是用來驅末避邪的(我想像像道士作法那種感覺),文物修復師說由於該劍同時有有機物(將銅錢綁在劍上的線繩)和無機物(劍本身為銀器),所以在修復和清理上會比較困難,要很小心。另外我們也看了印度的銀佛像和烏爾的造型像花的物件(同時有銀器、大理石等等),這次的修復師則是告訴我們她如何清理,以及如何處理同時有不同材質物件的文物。

 

這次的文物研究員和上次的很不一樣,比較貼近實際的文物修復工作,上次導覽則是關注於文物研究,從儀器看文物組成,所以也是很幸運的可以看到文物研究不同的面相。如果有興趣的人,不妨上大英博物館網站看一下下次的研究室導覽會是以哪個主題為主。我自己是覺得透過參與這些導覽可以對文物研究、文物修復有更多的認識,也可以趁機認識實際在博物館工作的人員,對興趣或是未來志向都會有很大的幫助。另外,對於在大英博物館進行文物修復和文物研究很感興趣的人若是將來又進修考量的話,不妨考慮就讀UCL,我偷偷的觀察,覺得他們應該和UCL有不少合作關係,另外就是大英博物館研究人員非常多元,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人員聚集在這裡為文物研究,我很喜歡這種氣氛,也讓我對人類有更多的信心(這有什麼關聯),其中我猜測金屬器B的文物修復師從她的口音和講話方式我推測他有很大的可能是來自台灣(或是香港),我相信這能提振在英國找工作的華人一點信心 在文物研究面前,沒有種族、國家分別

arrow
arrow

    莉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